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佛光新聞> 慈惠法師香港朝山團接心 心靈自在更甚有形財富

佛光新聞

字級

慈惠法師香港朝山團接心 心靈自在更甚有形財富

【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3-04-30
香港佛光道場朝山團一行44人,4月29日清晨參與佛光山禮佛修持活動,此次成員當中就有23名是第一次到佛光山、16人為非佛教徒,也有當義工超過20年的資深信徒,其中最年長的為80歲。朝山後,大家至星雲大師的真身舍利堂致意,和誦持《金剛經》。隨後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,於東禪樓和大家接心,除講述大師的開山歷程和精神,也回應大家在意的金錢問題,強調心靈的自在更甚那有形的財富。

慈惠法師敘述大師自23歲來台,一無所有,開山一路以來更是艱辛。從大師拜觀音的故事,以及佛光山第一座殿堂大悲殿,說明慈悲和「施無畏」的要義。此外,大師相當重視教育培養人才,且因為心中有大眾,所以他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令人歡喜的。

提到大家很在意的金錢問題,慈惠法師指出,如果和他人比較誰更富有、在公司誰的業績好,這樣就會陷入金錢的漩渦難以脫身。大師曾說:「我有法樂,不樂世俗之樂」。生計當然很現實,但最重要的是要了解,錢財到底能帶來什麼?

慈惠法師說,有個人從家財萬貫到賠掉整個公司,原本以為他會因此消沉,但他卻說,感謝事業的失敗,過去雖然賺了很多錢,但還是只能繼續為賺錢忙碌,家人關係疏離。如今終於有時間陪伴家人,也看到彼此的好。現在做的只是小生意,但全家上下一心,那實在的感覺才是令人歡喜的。

慈惠法師指出,或許會很羨慕別人的風光,但很多是表面看不到的。就算在公司不是業績第一也不要緊,重要的是過好生活,提升心靈。「大師身上從來都沒有錢,但因為有佛法,所以他很自在」。

Michael和高鎮光,2人都是佛光山佛光大學香港境外碩士班第一屆。Michael感謝義工的熱忱服務,無論是很晚才到道場掛單,或是一大早朝山,義工們總是早就等在那裡。還有感謝慈惠法師的開示,明白不用樣樣爭第一,而且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」,「不要只看失去的,要看得到的」。

高鎮光提到,朝山團成員有佛教徒和非佛教徒,很多還是第一次到佛光山,可以說像這樣各種類型的成員,第一次的組合就是一起朝山,所以隊伍有點亂。法師告訴他們,這就是要讓大家相互提醒,人生路上也是如此,要知道錯誤如何改進。此行讓他知道,佛光山的教育就是融入在每個細節中,既嚴謹又慈悲。「看到佛光山莊嚴的環境,很難想像當初開山的艱辛,一切都是大師的遠見」。.
12345678910第1 / 933頁
追蹤我們